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這也意味著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共計15年的港珠澳大橋正式于10月24日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全長55公里;設計壽命120年;總投資1000億元以上,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通車后,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這對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特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三地成功創立的完整的大橋工程決策體系,對未來大灣區整體基礎設施建設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作為連接的道路的橋梁,在國家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安全運作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必須對橋梁進行簡單有效的檢測,無損檢測技術無疑是最佳選擇。無損檢測技術是指在不影響結構或構件性能前提下,通過物理的測定指標來判斷結構或構件是有發生某些改變的檢測方法,是多學科緊密聯系的組合產物。橋梁的無損檢測包括超聲檢測、紅外檢測、聲發射、自然電位檢測、沖擊回波檢測、X射線檢測、光干涉、脈沖雷達、振動實驗分析、泄露實驗、熱像、漏磁以及常規的目視、射線照相、超聲、渦流、磁粉、滲透等。通過這些檢測,我們能夠合理選擇損傷橋梁修復的材料和工藝,最大限度地延長橋梁結構的使用壽命及降低損傷橋梁的維修加固工程費用同時夠弄清楚橋梁結構耐久性損傷產生機理,在新建橋梁設計和施工時針對性地加以預防以鑒定工程實體的質量狀況,提高新建橋梁的整體質量。
無損檢測對橋梁建造的實用性
1、無損檢測不破壞橋梁的構件結構,不影響其使用性能,檢測工具可直接作用在構件表面或內部;檢測方便靈活,可反復和連續檢測,使得檢測結果有可比性
2、無損檢測通過特定的方式,在不破壞的前提下用來評定橋梁的整體結構或者某些構件是否發生變化,進而推斷出橋梁的內部缺陷和耐久性能等性能現狀,并對橋梁的適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科學評價。
3、無損檢測技術作為快速、直觀且能夠顯示道路橋梁內部狀態的檢測技術手段,能夠彌補傳統方法的不足,在改善橋梁設計、建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必將帶來對橋梁改造方案和橋梁管養水平的提高。
4、在橋梁制造中應用無損檢測,可以提高新建結構質量的安全性;可以提供結構損傷的標志,例如污染程度,鋼筋混凝土橋梁的氯侵蝕程度;可以記錄支座處的聲發射,反映了裂紋或過大的摩擦力或從墊層支座正在擴展的裂紋。無損檢測的這些結果可以作為結構評估的輔助。
橋梁檢測是橋梁建造以及日常養護的重要工作之一,無損檢測在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對橋梁結構進行科學評定的依據。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觀念,更加注重功能,更加注重質量安全,更加注重經濟耐久,更加注重壽命周期。作為無損檢測人的我們,要更好的服務于國家的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屬于我們自己的一份力。
免責聲明: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