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有金卡會員優先登機
去銀行有貴賓通道不用排隊
那么AEO可以比作是海關的VIP
想要入門
會員費不菲(企業申請認證的前期準備投入)
入門后,有效期3年(每3年重新認證)
現在,會員費又漲了(認證標準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既能留住老V(已經通過認證的AEO)
還能吸引新V(新申請AEO認證的企業)
就成為擺在海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出路當然是必須不斷增加VIP的權益(提高AEO 的“含金量”)
AEO的“含金量”通常表現在3個方面:
? 海關給予的最優惠待遇
? 各政府部門的聯合激勵
? 不同國家(地區)海關的互認便利
在這3方面中,海關給予最優惠的待遇是AEO企業感受最為直接的方面,AEO企業也是海關在推出各種改革便利措施時首要考慮的適用對象,對此,無論是AEO企業還是海關,已經形成較為統一和穩定的認識。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AEO企業在享受海關給予優惠待遇時逐漸習以為常,“獲得感”已經很難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了。
無須諱言,各政府部門的聯合激勵措施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效益,換句話說,這方面措施對企業的吸引力有限,鮮有企業會僅僅為此而申請AEO。
而且,既然是“聯合”激勵,也就意味著難以由海關一家說了算,在不斷增加新的激勵措施方面,無論是AEO 企業還是海關,也都沒有寄予更大的期望。
如此一來,AEO的互認就成為海關在提高AEO“含金量”時,海關的可操作性空間最大,同時對企業可以形成持續吸引力、增強“獲得感”的一個重要方面。
因此,從2013年與新加坡首次實現AEO互認開始,海關積極推動AEO互認工作,到2019年6月實現與日本AEO互認為止,已經與36個國家(地區)的海關實現AEO互認,同時,還有近20個國家(地區)海關的AEO互認正在不同程度的推進過程中。
按時間順序,實現AEO互認的國家(地區)有:
時間 |
國家 |
2013.3.15起 |
新加坡 |
2014.4.1起 |
韓國 |
2014.5.18起 |
中國香港陸路口岸互認,2014.9.1起全面互認 |
2015.11.1起 |
歐盟28國(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克羅地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意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英國) |
2016.10.1起試點 |
中國臺灣 |
2017.7.1起 |
新西蘭 |
2017.9.1起 |
瑞士 |
2018.10.1起 |
以色列 |
2019.6.1起 |
日本 |
除上述已經實現互認的之外,按照海關公布的消息,目前:
已經簽署AEO互認“安排”的有5個國家:澳大利亞、蒙古、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拉圭。
已經簽署AEO 互認“計劃”的有2個國家:俄羅斯、馬來西亞。
正在“積極推進”AEO互認工作的有11個國家:阿聯酋、伊朗、土耳其、泰國、印尼、埃及、約旦、沙特、塞爾維亞、馬其頓、摩爾多瓦。
如果這樣介紹還不能讓您對海關積極推動AEO互認的力度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的話,我們希望通過以下的數據說明AEO互認的“含金量”
以海關總署公布的2018年進出口數據,統計的239個國家(地區)進出口總值30.5萬億人民幣
其中:
已經實現AEO互認的36個國家(地區)進出口總值13.3萬億人民幣,國家(地區)數僅占15.2%,而進出口總值卻占到了43.6%;
如果把實現互認與“安排”、“計劃”和“積極推進”的情況全部統計在內,國家(地區)數是54個,占22.6%,進出口總值18.3萬億人民幣,已經占到了整整60%。
可以這樣理解,已經有四成以上的進出口活動可以受益于AEO互認,在可以預期的將來,至少有六成的進出口活動將受益。
從具體的國家(地區)來看,進出口總值前20位的國家(地區)實現AEO互認情況如下:
前20位的總進出口值為24.8萬億人民幣,占總量的81.3%,在這當中,僅有7個國家海關未與中國海關開展任何形式的互認工作。
36個已經互認的國家(地區)中,有33個(含歐盟28國)進入進出口總值前20位。
上述數據一方面說明,我國海關在推進AEO互認方面聚焦主要貿易伙伴,互認的便利惠及大多數進出口業務,另一方面也說明,AEO互認已成為大多數主要貿易國家(地區)的共識,是促進全球貿易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力源”。